感皇恩(和阎广安□□感皇恩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9 14:16:41诗人:魏了翁 |  朝代: 宋代 |  体裁: 皇恩 |  15

三峡打头风,吹回荆步。
坎止流行谩随遇。
须臾风静,重踏西来旧武。
世间忧喜地,分明觑。
喜事虽新,忧端依旧,徒为岷峨且欢舞。
阴云掩映,天末扣阍无路。
_鞭归去也,鸥为侣。

作者介绍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感皇恩(和阎广安□□感皇恩韵)》
朝代:宋代
作者:魏了翁

感皇恩,韵和阎广安□□。
三峡打头风,吹回荆步。
坎止流行谩随遇。
须臾风静,重踏西来旧武。
世间忧喜地,分明觑。
喜事虽新,忧端依旧,徒为岷峨且欢舞。
阴云掩映,天末扣阍无路。
_鞭归去也,鸥为侣。

中文译文:
感受皇恩,与阎广安的诗韵和谐。
三峡的头风吹回荆州的步伐。
坎止流行,谩言与偶然相随。
稍息片刻,再次踏上西去的旧途。
在世间的忧愁和喜悦之地,一目了然。
喜事虽然新鲜,忧郁依然存在,只能在岷峨山上欢舞。
阴云遮掩,天空的尽头无路可寻。
_鞭归去,只有鸥鸟作为伴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魏了翁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皇恩的感激之情。诗中通过描绘三峡的头风吹回荆州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皇恩的感恩之情。坎止流行、谩言与偶然相随,表达了世事变幻无常,忧喜交织的真实感受。诗人觉得喜事虽然新鲜,但忧郁的现实依然存在,只能在岷峨山上欢舞,表达了对世间喜悦和忧愁的觉察。最后,阴云遮掩、天空尽头无路可寻,以及鞭归去,鸥鸟作伴侣的描写,暗示了作者对现实困境的感叹和无奈。

这首诗以婉约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感恩之情和对世间喜悦与忧愁的觉察。通过运用自然景物和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皇恩的感激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言简意赅,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an-huang-en-he-yan-guang-an-gan-huang-en-yun89s.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千秋岁 即席次可行见寿乐府韵
许有壬
谀人称好。何似归来早。营五亩,如三岛。深杯江海浅,老眼乾坤小。松竹在,肯教老圃秋容老。方外多真趣,池上宜清晓。随里社,游乡校。逢场皆可乐,得句惟供笑。吾有政,考功不校闲官考。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妆模作样
故意做样子给人看。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