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守张子智舍人寄诗送酒,和韵谢之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3 02:58:36诗人:杨万里 |  朝代: 宋代 |  20

谁言天上张公子,飞下崆峒看晓晴。
为爱东坡题八境,却同严助厌承明。
诗来风雨荒凉後,语带江山紫翠横。
更遣麴生相暖热,十年同社再寻盟。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赣守张子智舍人寄诗送酒,和韵谢之》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说天上的张子智舍人,飞下崆峒山来看清晨的晴天。
为了怀念东坡题写的八个景点,却与严助一同厌恶明朝的统治。
诗词表达了风雨过后的荒凉景象,言语中融入了江山的紫翠之美。
更让人感到温暖的是,酒友麴生再次寻找同社的盟友,十年来一直相伴。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寄给张子智舍人的作品,表达了对友谊和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张子智舍人从天上飞下崆峒山来欣赏清晨的晴天,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东坡题写的八个景点来怀念友人,同时表达了对明朝统治的不满,与严助一同厌恶明朝的统治。诗人通过描绘风雨过后的荒凉景象,融入了江山的紫翠之美,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最后,诗人提到酒友麴生再次寻找同社的盟友,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友谊和自然之美。诗人通过对张子智舍人的赞美和思念,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同时,诗人以东坡题写的八个景点来怀念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风雨过后的荒凉景象,融入了江山的紫翠之美,展示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诗人提到酒友麴生再次寻找同社的盟友,表达了对友谊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温暖和感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an-shou-zhang-zi-zhi-she-ren-ji-shi-song-ji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