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秃鹙潜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5:03:16诗人:顾夐 |  朝代: 唐代 |  13

昔日曾看瑞应图,万般祥瑞不如无。
摩诃池上分明见,仔细看来是那鹕。

作者介绍

顾敻,五代词人。生卒年、籍贯及字号均不详。前蜀王建通正(916)时,以小臣给事内廷,见秃鹫翔摩诃池上,作诗刺之,几遭不测之祸。后擢茂州刺史。入后蜀,累官至太尉。顾夐能诗善词。 《花间集》收其词55首,全部写男女艳情。

顾夐的介绍

  顾夐(音xiòng),五代词人,字琼之【参见《人间词话》】。生卒年、籍贯不详。前蜀通正(王建)时,以小臣给事内庭,恰逢有秃鹙鸟飞翔于摩诃池上,他作词讽刺,几遭不测之祸。后擢茂州刺史。入后蜀又事高祖(孟知祥),累官至太尉。善填各种结构上迥然不同的词,词风绮丽却不浮靡,意象十分清新生动,情致极其悱恻缠绵,有些词作(如《荷叶杯》)还化用口语,琅琅上口,增加了谐趣和可读性。顾夐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词工巧匠,其填词之用语和手法都很值得研究借鉴。《花间集》收夐词五十五首,《全唐诗》同。所录各词尽是佳作。

顾夐的评价

  况周颐评为“五代艳词上驷也”。认为其特点是“工致丽密,时复清疏。以艳之神与骨为清,其艳乃益入神入骨。其体格如宋院画工笔折枝小?,非元人设色所及”(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引《餐樱庑词话》)。如〔荷叶杯〕第 9首:“一去又乖期信,春尽。满院长莓苔,手挼裙带独徘徊。来摩来,来摩来!”语言质直,写情传神入骨。又如〔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写空闺旷怨,“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王士禛称许为“自是透骨情语”(《花草蒙拾》)。这类词已开宋代柳永一派,并对元人小曲影响较大。此外,如《醉公子》“岸柳重金线”,则被郑文焯评为“极古拙,亦极高淡,非五代不能有是词境”(《唐宋名家词选》引)。其事迹见《十国春秋》。

作品评述

《感秃鹙潜吟》
昔日曾看瑞应图,
万般祥瑞不如无。
摩诃池上分明见,
仔细看来是那鹕。

中文译文:
曾经看过一副祥瑞的图画,
各种各样的祥瑞无一能及无。
在摩诃池上清晰可见,
仔细看来却是只秃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世俗繁花似锦的虚浮的嘲讽。诗人在开始描述曾经看到一幅祥瑞的图画,祥瑞无比,再美丽的瑞应也无法比拟。但当他仔细观察,却发现原来那个祥瑞不过是一只秃鹙。通过这个简单的描写,诗人暗示了世俗的华丽和真实的差异,以及人们对祥瑞的虚假追求。

诗中的“秃鹙”可以被解读为一种象征,代表着在虚假繁华中寻找真实的人。诗人以较为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虚浮现象的讽刺和批评,揭示了人们追求虚幻和浮夸的背后隐藏着虚假和欺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纯真和真实的追求,以及对表面的愿景和实质的对立。

整首诗用简单明了、直观易懂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深刻的思想。作者通过这个寓言性的描写,寓意深远地表达了对虚伪和浮夸的批评,展现了对纯真和真实的追求。作品在掌握起来很容易,但是内在的思想和意义值得深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an-tu-qiu-qian-yi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