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桥依旧绿杨中,闾里犹生隐士风。
唯我到来居上馆,不知何道胜梁鸿。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皋桥》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闾里隐士清贫风采的赞美。
诗中描绘的皋桥仍然绿树成荫,杨柳依然婆娑。闾里的村庄里依旧存在着隐士的风采,他们追求清贫的修身养性之道。唯有我来到此处建造高楼别墅,却不知道什么能超过闾里的隐士士风,胜过传说中的梁鸿。
这首诗的译文可以是:
皋桥依旧绿杨中,
闾里犹生隐士风。
唯我到来居上馆,
不知何道胜梁鸿。
诗意上,诗人通过对皋桥和闾里隐士的描绘,表达了对清贫士人风度的赞美。诗中的皋桥和杨柳是诗人展现清新自然风格的元素。闾里的隐士则代表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理想追求,他们遵循自己认定的生活方式,追求简约与自然。而诗人自称“我”,则代表了对于世俗功成名就的追求。诗人在观赏皋桥和思考隐士风采时,感到自身的追逐有些荒谬。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感慨自身世俗追求的卑微和对于质朴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皋桥和闾里隐士的形象,诗人揭示了内心对于清贫风骨与闾里隐士精神的赞美和对于功利主义的质疑。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社会风气的憧憬与不满。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ao-qiao46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