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莲(荷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5:03:17诗人:史达祖 |  朝代: 宋代 |  11

洛神一醉未醒。
俯鉴窥红影。
万绿森相卫,西风静、不放冷。
侵晓鸥梦稳。
非尘境。
棹月香千顷。
锦机靓。
亭亭不语,多应嗔赋玉井。
西湖游子,惯识雨愁烟恨。
只恐吴娃暗折赠。
耿耿。
柔丝容易萦损。

作者介绍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祖籍汴(今河南开封)。宁宗初韩侂胄擅权,爲韩堂吏。开禧三年(一二○七)侂胄败,被处黥刑。工词,有《梅溪词》一卷传世。今录诗二首。

作品评述

《隔浦莲(荷花)》是宋代诗人史达祖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洛神(即美丽的女子)醉倒在湖畔,周围的景色和氛围。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洛神一醉未醒。
俯照窥红影。
万绿森相卫,
西风静,不放冷。
侵晓鸥梦稳。
非尘境。
棹月香千顷。
锦机靓。
亭亭不语,
多应嗔赋玉井。
西湖游子,
惯识雨愁烟恨。
只恐吴娃暗折赠。
耿耿。
柔丝容易萦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洛神醉卧在湖畔为中心,通过对周围景色和情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对游子离愁别绪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洛神还未从醉酒中清醒过来,她倒在湖边,低头凝视着倒映在水中的红色花影。万绿森相卫,形容荷叶茂盛,像是围绕着洛神,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西风静谧,不再带来寒意。

清晨的时候,湖畔的鸥鸟沉睡得很安稳,它们的梦境不受干扰。作者用“非尘境”来形容这个宁静美好的场景,意味着这里是一个超脱尘世的境界。

接着,诗中出现了“棹月香千顷”,形容湖上的月光如同香气一样扩散开来,形成了一片美丽的景象。锦机靓,形容湖面上的纹理犹如织锦一般,十分美丽。

洛神虽然美丽,但她却沉默寡言,不和任何人交流,因此多应该生气地写作了《玉井赋》,以此来发泄怨气。这里的“玉井”指的是《玉井记》中的玉井泉,这是一个传说中的泉水,用来形容洛神厌恶诗文。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游子的思念之情。这些游子习惯了雨天的忧愁和烟雾的恨意。作者担心吴娃(古代美女的别称)会偷偷折下湖边的花朵送给他,这样的情景使他忧心忡忡。最后一句“柔丝容易萦损”表达了作者对柔弱女子在世间遭受损伤的担忧和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描写洛神醉倒在湖畔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讴歌和对离愁别绪的深情思念,展现了宋代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e-pu-lian-he-huagv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