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冬乘浣隙谒西林寺渐老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7 06:59:08诗人:曾丰 |  朝代: 宋代 |  25

传衣今北秀,驻锡小西林。
握手鼎相别,敲门踵见寻。
温颜尘外礼,软语法中音。
从此利名垢,那容点我降,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庚戌冬乘浣隙谒西林寺渐老二首》

译文:
穿戴着传世的衣袍,如今来到北方的秀丽之地,
驻足于小小的西林寺。
握手道别,双方的心情交融,
敲门入内,我见到了寻找已久的人。
他温和的面容超越尘世的繁华礼仪,
他温柔的言辞是法音之美。
从此以后,名利的尘埃不再沾染我,
因为他容纳了我这微不足道的存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曾丰拜访西林寺的场景。诗中表现出主人公穿着传世的华丽衣袍,来到北方的优美之地,寻找心灵的宁静。在西林寺中,作者与寺院的主人握手道别,彼此的情感交融。进入寺院后,作者与寻找已久的人相见,那人温和的面容超越了世俗的繁华礼仪,他的言辞温柔如法音之美。从那刻起,作者不再受名利的尘埃所累,因为他在这里找到了宁静和接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西林寺的经历,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呈现出一种宁静、温和的氛围。诗中的寺院被描绘为一个避世的净土,作者在这里寻找到了真正的存在意义。诗人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对情感的刻画,传达了对宁静、温柔和内心净化的向往。整首诗以一种平和而温暖的情感贯穿,给人以宁静和思考的空间,让人感受到了对心灵寄托和安宁的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eng-xu-dong-cheng-huan-xi-ye-xi-lin-si-jian.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信州东驿晨起
陆游
衣上征尘鬓畔霜,信州古驿憩归装。悲歌未肯弹长铗,?气犹能卧大床。半暗残灯摇北壁,常饥老马卧东厢。邻鸡唱罢衣篝暖,自笑行人日日忙。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玲珑透漏
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同玲珑剔透”。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