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59:18诗人:陶弼 |  朝代: 宋代 |  25

门沿大堤入,路趁浅莎行。
树短云根拔,山穷地势倾。
孤舟难泊岸,远水欲沈城。
半夜求津济,烟中荻火明。

作者介绍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爲阳朔令。后歷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公安县》是宋代诗人陶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沿着大堤进入公安县,
路面浅薄,我踏着莎草行。
树木矮小,云雾环绕,根被拔起,
山势陡峭,地势倾斜。
孤舟难以停泊在岸边,
远处的水面似乎要淹没城池。
半夜里我寻求渡河的帮助,
烟雾中荻芦的火光闪烁明亮。

诗意和赏析:
《公安县》描绘了作者在公安县的一段旅行经历。诗中以描写自然景物和舟行为主线,抒发了作者对险峻山水和人生困境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述了大堤、浅莎、树木和山势倾斜等景物,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公安县的地貌特征。作者用矮小的树木和被拔起的云根形容山势陡峭,以此突显了山水的险峻和不平凡,暗喻了人生的艰难和曲折。

其次,诗中出现的孤舟、远水和城池等意象,凸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困境和迷茫。孤舟难泊岸和远水欲沈城,表达了作者在陌生环境中感到无所依靠、孤立无援的心情。这种困境的描绘,可以被理解为对于人生道路中困难和挫折的抒发。

最后,诗的结尾出现了半夜求津济和烟中荻火明的景象。这里的烟中荻火明可以被理解为希望的曙光,暗示了作者对于摆脱困境、寻求出路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困境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中艰难险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公安县》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旅行经历,抒发了作者对于险峻山水和人生困境的感慨。诗中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展示了陶弼的才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ong-an-xianfq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