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染罗衣窣地红,喜迎天仗宴春风。
歌词若入君王听,不惜新声教六宫。
作者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宫词》是宋代夏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新染罗衣窣地红,
喜迎天仗宴春风。
歌词若入君王听,
不惜新声教六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宫廷中的喜庆场景。红色的新染罗衣在地上绽放着光彩,欢欣的气氛迎接着春风中的盛宴。歌词如同进入君王的耳中,毫不吝惜地传授新的声音给六宫内的人。
赏析:
《宫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宋代宫廷的繁华景象和欢乐氛围。下面对诗词的几个要点进行解析:
首句"新染罗衣窣地红",通过形容词"新"和动词"染",表达了宫廷中精心准备的盛装,罗衣的红色在地上闪耀,烘托出喜庆的气氛。
第二句"喜迎天仗宴春风",通过"喜迎"和"宴春风"的描写,表达了宫廷中盛装喜庆、庆祝春天的宴会。"天仗"指的是宫廷中举行的盛大仪式,而"宴春风"则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第三句"歌词若入君王听",表达了歌词被君王倾听的意境。宫廷中的歌词以其美妙动人之处,吸引了君王的注意和青睐。
最后一句"不惜新声教六宫",表达了歌词新声不吝惜地传授给六宫内的人。这句诗词暗示着宫廷中的欢乐氛围,歌声充满了整个宫廷,让人们沉浸其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表现了宋代宫廷的繁华景象和欢乐氛围。通过描绘盛装喜庆、庆祝春天的宴会以及歌词的美妙动人,诗人夏竦展示了宫廷中的快乐和欢欣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