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独倚栏干角,玉笛横吹弄月明。
馀响度云无处觅,人间闻得两三声。
作者介绍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謚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作品评述
《宫词》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珪。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深独倚栏干角,
玉笛横吹弄月明。
余响度云无处觅,
人间闻得两三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夜深时独自依靠在宫殿栏杆上,吹奏着玉笛,让月光更加明亮。玉笛的余音在云中回荡,无法找到其源头,只能听到几声飘渺的音响在人间回荡。
赏析:
《宫词》以婉约的笔调表现了夜深时宫廷的寂静和寂寥,将人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展示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中的主人公独自倚栏,吹奏玉笛,以玉笛横吹来增添夜晚的明亮和灵动感。诗人通过云中余响的描绘,给人一种朦胧的意象,使得诗词更具迷离之美。诗的结尾以"人间闻得两三声"作为收束,表达了玉笛音响的微弱和稀少,更加凸显了夜晚的宁静和诗情的深远。
这首诗词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幽静而迷人的美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ong-cik7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