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蚀菱花有微窍,悬向秋堂光照耀。
写出人人妍丑姿,西施始免嫫母笑。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诗词:《古鉴》
朝代:宋代
作者:释智圆
中文译文:
土蚀菱花有微窍,
悬向秋堂光照耀。
写出人人妍丑姿,
西施始免嫫母笑。
诗意:
这首诗以菱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菱花的特点和形象,抒发了一种审美观念和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土蚀的菱花,表现出其微妙的美感和独特的光彩。诗人进一步将菱花悬挂在秋堂中,使其光芒照耀四周,象征着美丽和光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内涵。首先,土蚀的菱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揭示了诗人对世界中微小事物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欣赏之情。其次,将菱花悬挂在秋堂中,将其光芒照耀四周,象征着美丽和光荣的传播,寓意着美德和智慧的传递。最后两句,通过写出人们的姿色,以及西施摆脱了嫫母的嘲笑,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美丽人生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文字传达了对美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启示。它提醒人们,即使在平凡的事物中也能发现美丽,美是普遍存在的,而且美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在的品质和智慧。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这首诗词充满了哲理和启示,给人以深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jiani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