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13:35诗人:庞谦孺 |  朝代: 宋代 |  13

初日照池底,游鱼戏涟漪。
落日延西林,蜻蜓弄斜晖。
忘情体自适,不但禽鸟微。
以兹慰心胸,富贵如何违。
舍策看清溪,步屧临荆扉。
青天委长流,孤云无所依。
居然忘物我,身我忽若遗。

作者介绍

庞谦孺(一一一七~一一六七),字祐甫,晚号白苹老人,单州(今山东单县)人,寓居吴兴。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以季父恩爲将仕郎。歷泰州海陵尉,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镇江府观察推官。孝宗干道三年(一一六七)权监饶州景德镇,寻卒,年五十一。有《白苹文稿》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祐甫墓志铭》。今录诗三十四首。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古诗》

初日照池底,
游鱼戏涟漪。
落日延西林,
蜻蜓弄斜晖。

忘情体自适,
不但禽鸟微。
以兹慰心胸,
富贵如何违。

舍策看清溪,
步屧临荆扉。
青天委长流,
孤云无所依。

居然忘物我,
身我忽若遗。

诗词的意境和赏析如下: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诗人首先描述了早晨初日的光线照射到池塘底部,形成了闪烁的涟漪,游鱼在其中嬉戏。接着,晚霞映照在西边的林木上,蜻蜓在斜阳下飞舞。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诗人的一种心境。他说自己忘却了俗世的烦忧,自然的景色让他心神安适,不仅如此,甚至连禽鸟也变得微小。这种忘情的状态使他心灵得到慰藉,让他感到富贵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继而,诗人舍弃了世俗的功名利禄,来到清澈的溪水旁边,踏上木屐走到荆扉前。他仰望着无边无际的蓝天,感叹孤云无处依托的境遇。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一种超然境界。他居然忘记了自己是对物的观察者,身体和自我似乎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种超越尘世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境界相结合,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一种深邃的思考和超越凡俗的情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shixr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