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苑春风杨柳青,啼莺犹学馆娃声。
百年气数花开落,一代兴亡潮长平。
香径迹荒舆辇绝,屟廊基在藓苔生。
繁华已逐英雄去,留得斜阳伴古城。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作品评述
《姑苏述古》是宋代王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废弃的御苑中,春风吹拂着青翠的杨柳,似乎还能听到哭泣的黄鹂模仿着宫娃的声音。百年兴衰的命运决定了花朵的盛开和凋零,一代人的兴亡如潮水般在长平之地上起伏。曾经的香径和车辇的痕迹已经荒废,唯有斑驳的苔藓生长在残垣断壁的屟廊基上。繁华已然随着英雄们的离去而消散,只剩下斜阳陪伴着古城的孤寂。
诗词以废弃的皇家御苑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曾经繁华辉煌、如今已经荒废的景象。作者通过春风、杨柳、黄鹂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岁月更迭、兴衰消长的主题。花朵的盛开和凋零象征着人们的兴盛与衰败,而长平之地的兴亡则代表了历史的变迁和沧桑。古城中的残垣断壁和斜阳的影子,透露出一种凄凉和孤寂的氛围,强调了岁月流转中人事易逝的感伤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废弃的御苑和古城的描绘,表达了人事如梦、兴衰无常的主题。作者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历史人事相结合,呈现出一幅繁华转瞬即逝、岁月沧桑的画面。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转和人世间的无常变化,思考人生和历史的意义,以及兴衰荣辱的轮回。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su-shu-g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