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寒泉(在支硎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35:25诗人:高启 |  朝代: 明代 |  24

远络丛峰间,平流盘石上。
月照欲成潭,风吹不生浪。
声兼寒叶下,色映秋苔涨。
野客照羸颜,曾来倚筇杖。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姑苏杂咏 寒泉(在支硎山)》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远离尘嚣,泉水从峰间流淌,
平静地流过盘石。
月光照耀下,泉水欲成潭,
但微风吹过,却无涟漪起伏。
泉水的声音伴随着寒冷的落叶,
泉水的颜色映照着秋天的苔藓。
野客照见自己瘦弱的面容,
曾经来此倚靠着竹杖。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位于支硎山的寒泉景观。诗人通过描写泉水从峰间流淌,平静地流过盘石,以及月光照耀下泉水欲成潭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然而,微风吹过时,泉水却没有产生涟漪,这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平静和静谧。诗中还描绘了泉水声伴随着寒冷的落叶,泉水颜色映照着秋天的苔藓,这些细节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生动感。最后,诗人提到了野客(指游客)照见自己瘦弱的面容,曾经来此倚靠着竹杖,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倾慕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姑苏杂咏 寒泉(在支硎山)》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寒泉的景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平和和自然之美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泉水的平静与微风的轻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泉水的宁静和静谧。同时,诗人通过描绘泉水声伴随着寒冷的落叶和泉水颜色映照着秋天的苔藓,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最后,诗人以野客照见自己瘦弱的面容,曾经来此倚靠着竹杖作为结尾,给人以深思,引发读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寒泉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明代诗人高启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su-za-yong-han-quan-zai-zhi-xing-sh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