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奔屋似輣车,旅枕清寒一倍加。
半夜雨声收拾尽,晓来飞雪不成花。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故县遇风二首》是宋代孔武仲所作的诗词,通过狂风、雨声和飞雪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力量的感叹和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故县遇风二首
狂风奔屋似輣车,
旅枕清寒一倍加。
半夜雨声收拾尽,
晓来飞雪不成花。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风、雨和雪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在故县的一夜中所遭遇的恶劣天气。狂风像奔驰的车子一样冲击着房屋,使得旅途中的作者倍感清寒。夜半时分,雨声渐渐停歇,但清晨来临时,原本期待的飞雪却没有成为美丽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逝去岁月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狂风奔驰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使得屋内的旅人倍感清寒,突出了自然的威力和人的渺小。随着夜半雨声的停歇,人们期待着美丽的飞雪,然而,黎明的曙光到来时,雪却没有如花朵般绽放,这种变化让人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自然的变幻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独到观察和感受,传递出作者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邃思考。作者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联系,使得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共通之处。整首诗意蕴含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特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