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六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9 09:46:35诗人:艾性夫 |  朝代: 宋代 |  20

浣衣轻浣布,布缕不如丝。
丝坚犹易穿,布弱从可知。

作者介绍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作品评述

《古意六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艾性夫。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浣衣轻浣布,
In washing clothes, the cloth feels light,
布缕不如丝。
Yet the threads of the cloth are inferior to silk.

丝坚犹易穿,
Silk, though strong, is still prone to tear,
布弱从可知。
While the weakness of cloth is evident.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比较丝和布的特性,表达了一种古意和哲理。诗人以浣衣为背景,将丝和布进行对比,展示了它们在质地和强度上的差异。丝纤细坚韧,但易于穿透;布则相对脆弱。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探讨了物质的性质和品质之间的关系,暗示了一种对于人性和世事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丝和布的对比,展示了一种普遍的道理。诗人以日常生活中的浣衣场景作为背景,将对比放大到了物质的层面,但其实质上是在探讨人性和世事的本质。丝和布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属性,而丝的强韧和布的脆弱则暗示了生命中的坚毅和柔弱之间的对立。作者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比喻,启示读者思考人生中的坚韧与柔弱、强大与脆弱之间的关系。

这首诗词以简洁精炼的语言,通过对物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远的哲理。它引导读者思考生活中的对立和矛盾,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洞察。这种对比与反思给人以启示,引发我们对于坚韧和柔弱、强大和脆弱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一切,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yi-liu-shoumvq.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