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2 20:32:56诗人:武元衡 |  朝代: 唐代 |  25

蜀国春与秋,岷江朝夕流。
长波东接海,万里至扬州。
开门面淮甸,楚俗饶欢宴。
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
荡子未言归,池塘月如练。

作者介绍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復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八年,徴还秉政,早朝为盗所害,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为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古意

蜀国春与秋,
岷江朝夕流。
长波东接海,
万里至扬州。

开门面淮甸,
楚俗饶欢宴。
舞榭黄金梯,
歌楼白云面。

荡子未言归,
池塘月如练。

中文译文:

古意

蜀国的春天和秋天,
岷江日夜流淌。
长波东到海边,
万里至扬州。

打开门迎接淮河的水,
楚地的风俗充满欢宴。
舞台上的黄金梯,
歌楼上飘着白云。

翩翩少年还未归,
池塘中的月光如丝。

诗意和赏析:

《古意》是唐代诗人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蜀地的景色和风土人情。

诗中以岷江为线索,展现了蜀地春与秋的美景。蜀国的春天和秋天,无论是温暖的春天还是丰收的秋天,都展现出岷江的日夜流淌。长波东接海,形象地描绘了岷江壮阔的景象,以及岷江与大海的连接。

诗中提到的淮河和楚地,暗示了蜀地和中原地区的交流和文化繁荣。开门面淮甸,指的是蜀地对淮河的开放和接纳;楚俗饶欢宴,形容楚地的风俗活泼热闹,充满欢宴。

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描绘了蜀地的繁华景象。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这样的景物,给人以繁华、奢侈的想象。

诗的结尾,以荡子未言归,池塘月如练,给人一种静谧和温馨之感。池塘中的月光如练,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安静和美丽。

整首诗描绘了蜀地的景色与风土人情,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武元衡对故乡的眷恋与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句简洁、意境深远,使人回味无穷。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yi8m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