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渔父词十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2:54:20诗人:王铚 |  朝代: 宋代 |  27

船子禅师意未平,万波要喻境中情。
鱼寒不食清池钓,何处归舟有月明。

作者介绍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爲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着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爲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古渔父词十二首》是宋代诗人王铚创作的一组诗词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分析、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船子禅师意未平,
万波要喻境中情。
鱼寒不食清池钓,
何处归舟有月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父的情景。渔父坐在船上,思虑重重,心境犹如波澜起伏的海面。他在清澈的池塘中垂钓,但因为天寒地冻,鱼儿不再咬钩。然而,无论何时何地,渔父都希望能够找到回舟的方向,并期待着月明的引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渔父垂钓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首先,船子禅师意未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迷茫。禅师在佛教中代表着智慧和领悟,船子禅师意未平,意味着诗人的心境还未得到平静和理解。接着,诗人借用万波要喻境中情的表达,将波浪比喻为内心的起伏和感悟,传达出他的思考与领悟正处于境中。而鱼寒不食清池钓这句,揭示了鱼儿因天寒而不食,隐喻着生命中的困顿和困境。最后,何处归舟有月明,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期盼以及对月亮的引导的渴望。月明作为诗人心灵的指引,象征着希望和指引,引领渔父找到回家的方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渔父垂钓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迷茫、思考和渴望。通过渔父与自然的互动,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智慧与领悟的渴望,以及对希望和归途的期盼。这种寓意深远的描写方式,使得诗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yu-fu-ci-shi-er-shoupwy.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