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冢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44:02诗人:曹松 |  朝代: 唐代 |  31

代远已难问,累累次古城。
民田侵不尽,客路踏还平。
作穴蛇分蛰,依冈鹿绕行。
唯应风雨夕,鬼火出林明。

作者介绍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徵,舒州人。为诗宗贾岛,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初在建州依李频。眧宗光化四年,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皆七十余始及第,时号五老榜,为秘书曲校书郎。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古冢

代远已难问,
累累次古城。
民田侵不尽,
客路踏还平。
作穴蛇分蛰,
依冈鹿绕行。
唯应风雨夕,
鬼火出林明。

中文译文:

古冢

替代人已经难以寻问,
古城接连不断。
人们的田地侵占不尽,
旅客的路再次平坦。

蛇在坟头挖洞,
鹿在山冈间跑动。
只有在风雨夜晚,
幽灵的鬼火从林中明亮地出现。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古老的墓地,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改变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代远已难问”,暗示了古墓的年代已经久远,人们已经不再知道其中的历史和故事。

古城“累累次”,说明这里曾经有过多次文明的兴起和衰落。民田侵占不尽,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和现实压力,也暗示了时间对历史的侵蚀和遗忘。

诗中的蛇和鹿象征着野性和自然的存在,它们在古冢周围活动,犹如对历史的见证。群山和林木是静寂寂静的见证者,鸟兽禽鸣、风雨山河都化作了文化的遗迹。

最后两句“唯应风雨夕,鬼火出林明”,寓意着只有在风雨的夜晚,幽灵的鬼火才能从林中闪现,揭示了历史的神秘和不可知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古冢的描绘,呈现出历史、时光和人文的变迁,唤起了对逝去文明、古代历史的思考和美感,引人深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zhong72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