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慈乌反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23:07诗人:何梦桂 |  朝代: 宋代 |  21

有鸟有鸟名慈乌,群儿哑哑争相呼。
羽毛甫集思反哺,为报父母恩劳劬。
民彝天理久沦斁,闻此肝胆为昭苏。
禽虫微物岂知义,乌性至孝由中孚。
枭獍雏成躯为裂,伯劳雏长肉已刳。
天地生物无不仁,何至善恶相悬殊。
禽中孝子尔乌是,世上逆子彼二雏。
父母爱子恩罔极,子心能似父母无。
人生谁实空桑出,为感物类长嗟吁。
嗟吁不足日云暮,老乌抱雏宿夜树。

作者介绍

何梦桂(一二二九~?)(生年据本集卷一○《王石涧临清诗稿跋》),字严叟,幼名应祈,字申甫,别号潜斋,严州淳安(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授台州军事判官,改太学录,迁博士,通判吉州。召爲太常博士,累迁大理寺卿,知时事不可爲,引疾去。入元累徵不起。有《潜斋集》十一卷。事见本集附录《何先生家传》、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 何梦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十六年何令范重修本(简称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观慈乌反哺》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这首诗以慈乌为主题,表达了乌鸦孝顺的品质,同时反映了人与自然界中其他动物的关系。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慈乌群儿争相呼,羽毛初集思反哺。乌鸦这个鸟儿叫作慈乌,一群群的它们哑哑地争相呼叫。它们初生的羽毛刚刚长齐,就开始思念着回报父母的恩情。

民众对天理的遵循早已沦丧,但一听到慈乌的行为,心肝胆膽为之震憾。禽鸟和虫虫微小的生物怎能理解孝义的意义呢?慈乌的孝性来源于中孚之德。

猛禽的雏鸟长大后互相残杀,伯劳的幼雏长大时已经啄食掉了彼此的肉。天地间的生物难道不都应该怀有仁慈之心,为什么善恶的界限如此悬殊?

在众多禽鸟中,慈乌是孝子的代表,而世间的逆子则如同那两只幼雏。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尽的,而子女的心却无法像父母一样无私。

人生谁能真正空无一物而出生,而为了感受物种之间的亲缘,常常感叹而叹息。叹息之情无法填满白昼的时间,老乌便抱着幼雏在夜晚的树上栖息。

这首诗以慈乌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乌鸦孝顺行为的赞美,并通过对比揭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慈乌的孝心使人们深感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中逆子的存在。作者通过描写动物的行为,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伦理的关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an-ci-wu-fan-bulq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