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花后游慈恩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52:59诗人:施肩吾 |  朝代: 唐代 |  体裁: 壮志 |  23

世事知难了,应须问苦空。
羞将看花眼,来入梵王宫。

作者介绍

施肩吾,字希圣,洪州人。元和十年登第,隐洪州之西山,为诗奇丽。《西山集》十卷,今编诗一卷。

作品评述

《观花后游慈恩寺》是唐代诗人施肩吾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事知难了,应须问苦空。
羞将看花眼,来入梵王宫。

诗意:
这首诗以游览慈恩寺为背景,表达了一种对人世间事物的领悟和对佛教思想的追求。诗人认识到世间的事情并不容易理解,他认为人们应该探索生命的无常和苦空之理。同时,诗人也有些羞愧地承认自己曾经过于陶醉于花的美景,现在他决心要进入佛教的殿堂,寻求更高层次的心灵体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首两句"世事知难了,应须问苦空",表达了对人生复杂性的认识,诗人意识到理解世间万物的困难。"世事知难了"表明了诗人对人世间的事情有所领悟,感叹人生的艰难和复杂。"应须问苦空"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倾向,鼓励人们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和世间万物的空性。

接下来的两句"羞将看花眼,来入梵王宫",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曾经过于沉迷于花的美景而感到些许羞愧。"羞将看花眼"表明诗人在欣赏花的美景时感到一丝羞愧,意味着他认识到自己曾经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表面的事物上。"来入梵王宫"则是诗人决心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灵境界,进入佛教的殿堂,寻求真正的内心宁静和智慧。

整首诗以简短而有力的语言,传递了诗人对人生和人世间事物的思考和领悟,同时展示了对佛教思想的追求。通过与花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外在世界的超越,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诗意和简练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唐代诗人施肩吾的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an-hua-hou-you-ci-en-s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