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赞六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06:57诗人:黄庭坚 |  朝代: 宋代 |  19

自心海岸孤绝处,戒定慧香补陀伽。
观身实相净圣果,自度众生大悲愿。
一一浮沤镜本空,八万四千垂手处。
梦时捉得水中月,亲与猕猴观古镜。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观世音赞六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心海岸孤绝处,
戒定慧香补陀伽。
观身实相净圣果,
自度众生大悲愿。

译文:
从我内心的孤独之地,
通过持戒、定心和智慧的香火,
观察自身的真实形象,达到纯净的圣果,
并怀抱自度众生的大悲愿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黄庭坚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敬和赞美。诗人将自己比喻为心海岸上的一个孤独存在,通过修持戒定慧的修行,向观世音菩萨献上香火,希望能够观照自己真实的本性,达到纯净的境地,同时怀抱着慈悲心愿,希望能够拯救众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黄庭坚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观世音菩萨的敬仰。诗中使用了佛教修行的相关词汇,如戒定慧,表明诗人希望通过修行实现心灵的净化和觉悟。诗人将自己的修行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愿望相结合,表达了对众生的关怀和拯救的愿望。

诗词通过使用意象和象征手法,将观世音菩萨的形象与自己内心的修行经历相联系。比如诗中提到的“自度众生大悲愿”表达了诗人希望观世音菩萨能够拯救众生的愿望,而“梦时捉得水中月,亲与猕猴观古镜”则以梦境中的形象来描绘诗人与观世音菩萨的亲近和对佛法的领悟。

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佛教修行和观世音菩萨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这首诗词在宋代佛教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体现了黄庭坚才华横溢的诗歌创作能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an-shi-yin-zan-liu-shou11p.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