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寂无腾,妙感何絪缊。
清浊一浮枕,二仪奠乾坤。
客形与客感,万变日纷纷。
形感本来无,志诚谅斯存。
作者介绍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徵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干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观物》是宋代丘葵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观察事物的感悟和哲理思考。
诗词以太虚寂无腾、妙感何絪缊为开头,描绘了一种宁静无为的状态。太虚指的是宇宙间的虚无空间,寂无腾则是形容它的静谧。妙感何絪缊意味着作者对观察事物的微妙感受,细微之处所产生的触动。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引入一种超然的境界,让人感受到宇宙的无限奥妙。
接下来的两句“清浊一浮枕,二仪奠乾坤”揭示了宇宙间的变化与秩序。清浊一浮枕意味着清浊两种性质的事物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世间的种种变化。二仪奠乾坤则指的是阴阳两种对立的力量,构成了宇宙的基础结构。这种对立的平衡与调和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
之后的两句“客形与客感,万变日纷纷”强调了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客形指的是外在的形态,客感则是内在的感受。万变日纷纷意味着世间万物的变化不断而且多样。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多样性的认知。
最后两句“形感本来无,志诚谅斯存”则探讨了形与感的关系以及人的心境。形感本来无意味着形态和感受本质上是不存在的,只是相对的存在。志诚谅斯存则是在告诉人们要以真诚的心态去理解和接受世间的事物。通过这样的思考,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超越形态的限制,用真诚的态度去感知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观物》通过对宇宙和事物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宇宙奥妙、事物多样性以及心境的思考。诗中运用了深邃的哲理和意象,给读者带来了思考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