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知殿化殿堂灯油求颂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24:06诗人:释正觉 |  朝代: 宋代 |  9

广堂清白照蒲团,相续真灯未许残。
寂默无声闲口醭,光明不掉寸心寒。
莲开似对秋波浅,梦觉浑疑晓漏乾。
十法界身流影事,自他交彻镜中看。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观知殿化殿堂灯油求颂》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观察自我与宇宙之间关系的场景,通过灯油的形象化描写,表达了对真实与光明的追求,并探讨了存在与虚幻之间的微妙关系。

译文:
广阔殿堂中,白色蒲团上的清明灯照耀着。
灯光继续,尚未消逝残留。
寂静无声,不须多言。
明亮无暇,心中不寒。
莲花盛开,宛如对着浅浅的秋水。
梦醒时,却迷茫疑惑,是否黎明即将到来。
十个法界的身体,流转着影子的景象。
自己与他人,透过镜子互相观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观知殿为背景,通过描述殿堂中的灯油,表达了对真实、光明和清明的追求。作者通过对灯油的描写,暗示了对于存在本身和自我意识的思考。诗中的灯油象征着真实和光明,它持续燃烧,未被玷污或消逝。这种清明的灯光与作者内心的寂静相呼应,没有多余的言语,而是以明亮的光芒照亮心灵。

诗中还描绘了莲花盛开的景象,莲花象征着纯洁和悟性。莲花对着浅浅的秋水,展示出明亮的光彩,但当梦醒时,作者感到迷茫和疑惑,不确定是否已经到了黎明的时刻,这表现了对现实和梦境之间的模糊界限的思考。

最后,诗中提到了十个法界的身体,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存在的多重层次的思考。这种身体的流转和影子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对于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的探索。通过镜子的比喻,作者展示了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灯油、莲花和镜子等形象的运用,将存在与虚幻、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融合在一起,探讨了人类对于真实、光明和自我意识的追求与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an-zhi-dian-hua-dian-tang-deng-you-qiu-song9z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