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有此天,天外得此景。
景中一蓑翁,融入吟哦境。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光风霁月》是宋代诗人叶茵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景色。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濂溪有此天,
天外得此景。
景中一蓑翁,
融入吟哦境。
诗意:
这里的濂溪拥有如此天地之间的美景,仿佛是从天外得来的。在这美景之中,有一个穿着蓑衣的翁,完全融入了这吟哦的境界。
赏析:
《光风霁月》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一个蓑衣翁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诗意境界。诗人通过选择和组合词语,形象地表达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融洽。濂溪的景色被形容为天上的风和月亮一般清澈明亮,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蓑衣翁是整首诗的一大亮点,他穿着蓑衣,自在地漫步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完全融入了自然的氛围。诗人通过蓑衣翁的形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享受。
整首诗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山水景色,通过景物的描写和翁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境界的追求。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也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融洽共生的愉悦心情。这首诗通过以景入境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恬淡的境界,使人心生向往和安宁之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ang-feng-ji-yuek5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