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20:08:45诗人:苏泂 |  朝代: 宋代 |  12

远于沉水淡于云,一段秋清孰可分。
毕竟素娥留不得,人间天上一时闻。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桂花》是苏泂的作品,宋代诗人。这首诗表达了对桂花的赞美和感慨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桂花远处似沉水,淡雅如云彩飘逸。
秋天的清新何可分,素娥终究难停留。
人间和天上一时闻,桂花的芬芳传遍山川。

诗意:
这首诗以桂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桂花的美丽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景仰之情。桂花被比作远处的沉水和淡云,传达出它的清雅和飘逸之美。诗中提到秋天的清新无法分割,暗示桂花与秋天紧密相连,桂花的芳香扑鼻。然而,作者也表达了对桂花凋谢离去的遗憾,暗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难以永恒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桂花的美丽和特质。通过比喻和意象的运用,桂花被赋予了远离凡尘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它的高洁和超脱。诗中的秋天意象与桂花相结合,突出了桂花在秋季中的独特魅力。作者通过对桂花凋谢的一瞬间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存在的感慨,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性。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桂花的美感和意义,同时通过对桂花凋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这使得诗歌具有一种深远的哲理意味,引起读者对生命和美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i-huab9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