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8 09:07:30诗人:张炎 |  朝代: 宋代 |  体裁: 桂枝 |  24

琴书半室。
向桂边偶然,一见秋色。
老树香迟,清露缀花疑滴。
山翁翻笑如泥醉,笑生平、无此狂逸。
晋人游处,幽情付与,酒尊吟笔。
任萧散、披襟岸帻。
叹千古犹今,休问何夕。
发短霜浓,却恐浩歌消得。
明年野客重来此,探枝头、几分消息。
望西楼远,西湖更远,也寻梅驿。

作者介绍

张炎(一二四八~一三二○),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成纪,居临安(今属浙江)。俊裔孙。宋亡不仕,纵游浙东西以终,元仁宗延祐七年卒。平生工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因称张春水。有《山中白云词》。事见《山中白云词》卷首、冯沅君《张玉田先生年谱》(《双玉丛书》)。

作品评述

《桂枝香·琴书半室》是宋代张炎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琴书之香和秋景,抒发了作者孤寂的情感和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琴书摆放在半间小屋里,偶然来到桂树边,一眼望见秋天的景色。古老的树散发出迟迟的香气,清晨的露珠挂在花朵上,仿佛要滴下来。山中的老人翻身笑得像满身泥土醉了一样,他的笑容平和自在,没有这样的狂热。这里是晋人游历的地方,幽雅的情感交织在这里,酒杯和书稿成为他们的伴侣。他们随心所欲地披散衣襟,系上斜巾。叹息千古依然如今,不要问是哪个夜晚。秋天的霜变得浓短,却担心浩歌消散得太快。明年,又有游客重回这里,探听枝头上的消息。眺望远处的西楼,西湖更加遥远,也在寻找梅驿。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以琴书、秋景和寂寞为主题的画面。通过诗人的叙述,我们感受到了琴书的香气、秋天的景色和寂静的氛围。这位山中的老人以他独特的笑容展示了一种超然的态度,没有被现实所困扰,平和而自在。他们以文人的身份,在这个幽静的地方吟咏作诗,与酒杯和书稿为伴,展现了他们追求自由和内心的豁达。诗人在叹息千古之余,又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他惋惜秋霜短暂,担心美好的时光会很快消逝。然而,他仍然期待明年有人再次来到这里,寻找关于这个地方的消息。最后,他望向远方的西楼和遥远的西湖,也在寻觅着那个叫梅驿的地方。

这首诗词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宁静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旧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它展示了文人境地的优雅和超然,同时也呈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思。整首诗词在情感上较为内敛,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i-zhi-xiangddi.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木兰花慢 宪台诸公九日登高墅远风台,侍御
王恽
集之盛。予时移病在告,继而君美御使以严韵见徵,勉为续貂远风台上客,说雅集,玉生光。纵尊俎无情,登临佳节,此兴能忘。龙山会君莫羡,爱绿*、影里到山庄。*马长安清贵,留连春草池塘。渊明肮脏傍门旁。多病对秋香。怅岁晚田荒,几多稂莠,**登场。人间事,如意少,且同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黄童白叟
黄发儿童,白发老人。泛指老人与孩子。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