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18:06:07诗人:周文璞 |  朝代: 宋代 |  23

偶向花边立,悬知病已瘳。
小山今夜月,团树满庭秋。
清露沾丛底,斜河在上头。
须臾香更好,还与碧云浮。

作者介绍

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原籍阳谷(今属山东)。宁宗庆元间爲溧阳丞(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与姜夔、葛天民、韩淲等多唱和。有《方泉诗集》传世。 周文璞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桂》是宋代诗人周文璞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交织,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的秋夜之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偶向花边立,悬知病已瘳。
小山今夜月,团树满庭秋。
清露沾丛底,斜河在上头。
须臾香更好,还与碧云浮。

这首诗的诗意非常含蓄,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秋夜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诗的开篇写道,诗人偶然站在花丛边上,看到满天的明月,心中感到一种宁静和喜悦。这里的"悬知病已瘳"表达了诗人病愈的喜悦之情,从而增添了一丝温馨的气息。

接下来的两句写道,小山下的夜空被明亮的月光照耀得明亮,团团的秋叶充满了庭院。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展示了秋夜的宁静和美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幅景象之中。

接着的两句描写了清晨的露水洒在草丛之间,而斜河则流淌在天空之上。这里的描写细腻而含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自然流动、和谐的意象,使整首诗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切美好景象的珍惜和希望。诗人期望这美好的时刻能够延续下去,与碧云一同飘浮,增添更多的芬芳和愉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美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刻的珍惜和期许。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宁静与喜悦,与诗人一同领略秋夜的美丽。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itil.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