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药曾相识,吹箫此复闻。
杏花谁是主,桂树独留君。
漱玉临丹井,围棋访白云。
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过包尊师山院
卖药曾相识,吹箫此复闻。
杏花谁是主,桂树独留君。
漱玉临丹井,围棋访白云。
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
中文译文:
经过包尊师的山庄
曾经在这里相识,如今又听到了吹箫声。
那些盛开的杏花,是谁主人?只有独自留在这里的桂树才知道。
临着红玉一样的井水漱洗,与白云下棋一样畅快。
如今我写下这些经书,不再为财富名利而担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经过包尊师的山庄时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包尊师的生活和庄园景观,反映了作者对友谊、自然和修行的思考与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包尊师的尊敬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通过“卖药曾相识,吹箫此复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与包尊师之间曾经的交往和再次相见的喜悦。在杏花和桂树的对比中,凸显了唐代文人对桂树的喜爱和尊崇。
同时,诗中的“漱玉临丹井,围棋访白云”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喧嚣的世界中,作者找到了一方寂静的环境,借此与自然相融合,修身养性。最后的“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表明了作者对追求道德修养和人生意义的执着追求,与名利不再重要。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包尊师山庄的自然景观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友谊、自然和修身的情感和观点。同时,通过对物象的运用和抒发内心的深刻感悟,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