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伯山挽词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1 13:44:34诗人:叶适 |  朝代: 宋代 |  16

兄弟穷经各一时,百年义塾尚留炊。
讲灯常照鹤窥坐,坛杏半红猿拣枝。
未奏边功明主惜,将成京秩故人悲。
挽君已老庆先尽,安得埋铭更后垂。

作者介绍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郭伯山挽词》是宋代诗人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兄弟穷经各一时,
百年义塾尚留炊。
讲灯常照鹤窥坐,
坛杏半红猿拣枝。
未奏边功明主惜,
将成京秩故人悲。
挽君已老庆先尽,
安得埋铭更后垂。

诗意:
这首诗词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故人郭伯山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兄弟情谊、百年义塾的情景以及作者和郭伯山的友谊,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诗人感叹光阴荏苒,岁月匆匆,表达了对友谊的惜别之情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对郭伯山的功绩和未能得到明主的赏识表示遗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兄弟情谊和友情的真挚。通过描绘百年义塾的场景,诗人将读书求学的情景与友情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兄弟之间共同经历的回忆。作者运用了一些富有意象的描写,如"讲灯常照鹤窥坐"、"坛杏半红猿拣枝",给人以生动的想象空间。最后两句"挽君已老庆先尽,安得埋铭更后垂"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友情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反映出人生短暂和时光流转的主题。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文字简练,通过诗人对友情和兄弟情谊的表达,展现了对逝去时光和友谊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感情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和时代的触动,呈现了一种思想和情感的交融。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o-bo-shan-wan-ciq1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