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苍梧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6 04:22:33诗人:陶弼 |  朝代: 宋代 |  19

近海江声急,孤舟下杳冥。
峡泉飞暴雨,滩石走群星。
水有潇湘色,猿同巴蜀听。
令人思舜德,一望九嶷青。

作者介绍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爲阳朔令。后歷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过苍梧》是宋代诗人陶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过苍梧》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近海江声急,孤舟下杳冥。
峡泉飞暴雨,滩石走群星。
水有潇湘色,猿同巴蜀听。
令人思舜德,一望九嶷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苍梧经过的情景。诗中描述了江水奔腾的声音,孤舟在茫茫江水中行驶。同时,也描绘了峡谷中泉水飞溅、暴雨倾泻,滩石间星光闪烁的景象。水的颜色带有潇湘的特色,猿猴与巴蜀地区的人们一同聆听。整首诗引起人们对舜帝的思考,远望着那青翠的九嶷山。

赏析:
《过苍梧》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内心的思考。诗人以江水的声音、孤舟的行进和自然景观的变化,表现出苍梧地区的壮美和神秘。峡谷中泉水飞溅、暴雨倾泻,滩石间星光闪烁,营造出一幅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

诗中提到的潇湘色指的是潇湘的特有色彩,可能指的是江水的颜色。潇湘是指湖南一带的地方,也是诗人居住的地方,因此作者以自己所熟悉的景色来描绘江水的颜色,增加了诗词的情感色彩。

另外,诗中的猿同巴蜀听,表达了自然与动物的和谐共生。猿猴是山林中的常见动物,与巴蜀地区的人们一同聆听江水的声音,暗示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唤起了人们对舜帝的思考。舜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君,他具有德行高尚、治国有方的形象。诗中提到舜帝的德行,表达了诗人对舜帝的敬仰之情。最后,诗人望向远方的九嶷山,九嶷山是指位于湖南的五岳之一,山势险峻,青翠欲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向往。

综合来看,《过苍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舜帝德行的敬仰,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诗词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o-cang-wu.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提刑察院王丈挽词
范成大
谕蜀三年戍,还吴万里船。云归双节後,雪白短檠前。百世春秋传,一丘阳羡田。浮生如此了,何必更凌烟!日者悲离索,公今又眇冥。门人办韩集,子舍得韦经。此去念筑室,空来闻过庭。平生无路见,终古泣松铭。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束蕴请火
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