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路何曾乐,迎新却是荣。
诸公新引类,难弟久专城。
便恐班朝著,无劳仗友生。
长沙风月夜,炯炯自清明。
作者介绍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郭承禧同年解倅印趋朝》是宋代诗人曹彦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仕路何曾乐,
迎新却是荣。
诸公新引类,
难弟久专城。
便恐班朝著,
无劳仗友生。
长沙风月夜,
炯炯自清明。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郭承禧解除官印后走向朝堂的情景。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他内心的喜悦和自豪之情。郭承禧虽然不再担任官职,但他在新年时受到众人的欢迎和尊敬。诸公新引用他作为参考,而他的弟弟长期在城市中专心从事自己的事业。他担心自己的回归会对官场产生影响,不想给朋友们添麻烦。在长沙的月夜中,作者感受到了清明的气息,显得格外明亮和清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主人公郭承禧解除官印后的心境。诗人通过对比和对话,揭示了郭承禧内心的喜悦和自省。他虽然不再担任官职,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感到受到了他人的重视和尊敬,这使他倍感荣幸。同时,诗人也表达了郭承禧对于官场的迟疑和担忧,他不希望自己的回归给朋友们带来困扰,因此表达了一种深情厚谊和为人着想的精神。最后,诗人以长沙的风月夜景作为结束,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明澈。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郭承禧解除官印后的心情和他对于朋友的关怀。同时,通过描绘长沙的夜晚景色,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觉,使整首诗更加鲜活生动。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人情世故和深情厚谊,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真挚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