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古日以远,举世丧其淳。
慷慨怀黄虞,化理何由臻。
步出城西门,裴回见河滨。
当其侧陋时,河水清且潾。
沧桑一以变,莽然翳荆榛。
至化无苦窳,宇宙将陶甄。
太息感悲泉,人往迹未湮。
瑟瑟寒原暮,冷风吹衣巾。
顾我譾劣质,希圣杳无因。
且尽登临意,斗酒欢相亲。
作者介绍
萧颖士,字茂挺。开元中,对策第一,补祕书正字。奉使括遗书赵卫间,淹久不报,为有司劾免,留客濮阳教授,时号萧夫子。召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怒其不下己,调广陵参军事。史官韦述荐颖士自代,召诣史馆待制。林甫愈见疾,遂免官。寻调河南府参军事,山南节度使源洧辟掌书记。洧卒,崔圆署为扬州功曹参军,至官信宿去。后客死汝南逆旅,门人私謚曰文元先生。颖士乐闻人善,以推引后进为己任,所奖目皆为名士。集十卷,今编诗一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路过河滨,与文学家张志尹共饮,这是唐代的一天。从古至今德行已经丧失,世间万物失去了纯真。我怀揣着黄帝和虞舜的豪情壮志,但要将这理想变为现实却难以臻达。步出城西门,我转身望见河滨。当时河水清澈明亮,但岁月的变迁使得这片土地荆棘丛生。到了后来,没有痛苦和困厄的化理,宇宙将得以焕然一新。我深深叹息感叹泉水的悲哀,人们的踪迹还未消逝。寒原的暮色中风一吹,冷风拂过衣巾。顾我自身,我自卑而庸俗,渴望着圣贤,却又找不到原因。让我们尽情登临高处,畅饮斗酒,共享友谊。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以过河滨与文学家张志尹共饮为主题,通过记录唐代社会的混乱和失去德行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的忧虑和对于理想的追求。诗人怀疑自己的能力与身份,渴望成为一个圣贤,但却感到无从得到指引和帮助,因此选择尽情地登临高山,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畅快地饮酒,来排解内心的困惑和焦虑。
整首诗运用了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法,用河滨的变化和寒冷的风来对比唐代社会的荒芜和混乱,以及自己的无助和困境。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美好社会和内心圣贤的向往,以及自己在现实中的无力与尴尬。整首诗情绪真挚而深沉,通过对社会和自身的思考,诗人让人们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追寻真善美,并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