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分两路,此地是通津。
云净山浮翠,风高浪泼银。
人行俱是客,舟住即为邻。
俯仰烟波内,蜉蝣寄此身。
作者介绍
唐彦谦,字茂业,幷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干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光啓末,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绛三州刺史。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于书画音乐,无不出于辈流,号鹿门先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唐彦谦,字茂业,幷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干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光啓末,贬又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绛三州刺史。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于书画音乐。无不出于辈流。号鹿门先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过湖口》是唐代诗人唐彦谦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江湖两岸的景色,以及人们在湖口的生活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湖分两路,此地是通津。
云净山浮翠,风高浪泼银。
人行俱是客,舟住即为邻。
俯仰烟波内,蜉蝣寄此身。
诗意和赏析:
《过湖口》以湖口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在这个地方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湖口的壮丽景色,云彩清晰,山峦苍翠,湖面上风势强烈,波浪拍打着岸边的银色浪花。诗中人们不论是徒步行走还是坐船通行,都是客人,舟船就是他们的邻居。诗人以个人的身世感叹人生如蜉蝣,在烟波之中漂泊寄居。
整首诗语言简练,以景言志,富有意境和哲理。描写了湖口的自然景观,山水相映成趣,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通过描述人们的行走和舟船的停泊,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最后一句以个人身世的比喻表达了生命短暂和无常的哲理,给读者以深思。整首诗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无常和渺小感受,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思考价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o-hu-ko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