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荆门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17:23:58诗人:齐己 |  朝代: 唐代 |  28

路出荆门远,行行日欲西。
草枯蛮冢乱,山断汉江低。
野店丛蒿短,烟村簇树齐。
翻思故林去,在处有猿啼。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过荆门

路出荆门远,行行日欲西。
草枯蛮冢乱,山断汉江低。
野店丛蒿短,烟村簇树齐。
翻思故林去,在处有猿啼。

诗词的中文译文:
穿过了荆门的大门,
路途迢遥,一天天往西飞逝。
草木枯萎,蛮冢乱矗,
群山阻隔,汉江流淌在低地。
野店中,丛蒿矮小,
烟村间,树木齐聚。
我心翻腾,想起过去的森林,
在那个地方,猿猴依旧啼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荆门以西的景色,表达了他的离乡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诗人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草木枯萎、蛮荒的冢墓散乱,远山遮挡着汉江的流动,野店矮小,烟村围绕着树木。这些景象映衬出诗人的孤独和离乡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岁月无情的无常。

诗人在这种无常的环境中,回忆起过去的风光和故乡的森林。故林中猿猴的啼声成为一种怀旧的象征,使得诗人更加思念离乡背井的过去。在这片遥远的土地上,诗人感到自己与过去有了共鸣,仿佛寻找到一个熟悉的片段,与过去的自己相互呼应。

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思绪流露,诗人成功地表达了离乡之情和岁月无情的感慨。这首诗情感真挚,描写细腻,给人一种无尽的思索空间,也让人们意识到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o-jing-menz9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