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具茨诸山始达嵩少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5:47:15诗人:李廌 |  朝代: 宋代 |  18

初踰千峰时,千峰各呈秀。
抵兹嵩高前,始觉众山陋。
恃此一柱力,天地敢分剖。
四维既张弛,穹壤托高厚。
卿云幂上国,秀色连楚薮。
众峰无耸峭,配此真培塿。
固将倍十百,何止吞八九。
余身一草木,乃欲擅去取。
出类复何言,聊贻涧滨叟。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过具茨诸山始达嵩少》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初踰千峰时,千峰各呈秀。
初次攀登千峰之时,每座山峰都显得秀美。

抵兹嵩高前,始觉众山陋。
抵达嵩山之前,才意识到其他山峰的矮小。

恃此一柱力,天地敢分剖。
依仗着嵩山的巍峨力量,我敢于将天地剖开。

四维既张弛,穹壤托高厚。
四方天地张开,支撑着高广的穹顶和大地。

卿云幂上国,秀色连楚薮。
卿云笼罩着上国,美景延绵至楚国的薮林。

众峰无耸峭,配此真培塿。
其他山峰不再高耸峭拔,只有嵩山与之相配。

固将倍十百,何止吞八九。
嵩山固然比其他山峰高出数倍,但绝不仅仅是吞噬八九座山峰。

余身一草木,乃欲擅去取。
我身如一颗草木,却想独占这片山峰。

出类复何言,聊贻涧滨叟。
嵩山的杰出无法言喻,只能把这份景色献给涧边的老人。

这首诗词以描绘嵩山之行为主题,通过对嵩山与其他山峰的对比,表达了山势高峻的壮丽和超越凡俗的意象。嵩山被描绘为一座巍峨雄伟的山峰,其他山峰在它面前显得矮小,凸显了嵩山的独特性和壮美景色。诗人展示了对嵩山的景色的欣赏和对其雄伟力量的敬畏之情。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嵩山面前的震撼和感叹之情,展现了山水之美和自然景观的壮丽魅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o-ju-ci-zhu-shan-shi-da-song-sha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