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外弟饮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6 12:06:11诗人:王安石 |  朝代: 宋代 |  18

一自君家把酒杯,六年波浪与尘埃。
不知乌石冈边路,至老相寻得几回。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过外弟饮》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一自君家把酒杯,
六年波浪与尘埃。
不知乌石冈边路,
至老相寻得几回。

中文译文:
我自从离开君家,便开始举起酒杯,
经历了六年的风浪和尘埃。
不知道在乌石冈的边路上,
直到老去才有几次相见。

诗意: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他远离家乡的弟弟的一首诗。诗人离开家乡已经有六年之久,经历了许多的风浪和尘埃。他对乌石冈的边路一无所知,不知道在这条路上还能有几次相见的机会。诗人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外地漂泊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描述自己离开君家的时间和所经历的困难,诗人表达了他与弟弟分离已久的心情。其中的乌石冈边路象征着漫长而未知的人生旅程,诗人对未来的归宿充满了疑问和不确定。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o-wai-di-yi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