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
不度德、不量力,不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王不匙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宣乎!
释义: “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来表示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或过高地估计自己。
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 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
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
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发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
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gushi/1325.html
相关文章
- ● 打龙王2025-08-05 22:05:28
- ● 老虎怕“屋漏”2025-08-05 22:05:28
- ● 仙鹤2025-08-05 22:05:28
- ● 蝙蝠称王2025-08-05 22:05:28
- ● 都是数字惹的祸2025-08-05 22:05:28
- ● “五彩祥云”失传记2025-08-05 22:05:28
- ● 照相2025-08-05 22:05:28
- ● 官调2025-08-05 22:05:28
- ● 尤伯的眼泪2025-08-05 22:05:28
- ● 嘎仙洞的传说2025-08-05 22:05:28
- ● 囚车里的皇帝2025-08-05 22:05:28
- ● 阿三与寡妇2025-08-05 2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