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5 16:23:00诗人:孟浩然 |  朝代: 唐代 |  29

郡守虚陈榻,林间召楚材。
山川祈雨毕,云物喜晴开。
抗礼尊缝掖,临流揖渡杯。
徒攀朱仲李,谁荐和羹梅。
翰墨缘情制,高深以意裁。
沧洲趣不远,何必问蓬莱。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作品评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题为《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诗的主要内容是描述了在东斋设宴的场景,诸多学士和韩大使聚集在一起,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诗的中文译文为:
郡守虚陈榻,林间召楚材。
山川祈雨毕,云物喜晴开。
抗礼尊缝掖,临流揖渡杯。
徒攀朱仲李,谁荐和羹梅。
翰墨缘情制,高深以意裁。
沧洲趣不远,何必问蓬莱。

诗意和赏析:
整首诗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宴会的场景。首先,郡守在宴会上以实际行动虚陈宾客的座位,然后楚国的贤才们纷纷被邀请进来。接下来,山川祈雨的仪式结束了,天空的云彩也散开,喜庆的景象显露出来。

在宴会上,大家以礼相待,尊敬韩大使,互相以酒杯敬酒,友好地畅饮。众人不禁聊起了朱仲李和和羹梅,争相赞美他们的才华和烹饪技艺。

诗的后半部分突出了诗人对学问与艺术的追求。翰墨指的是文人的笔墨,而情和制则是指厚重的情感和娴熟的技艺。诗人认为只有情与制的完美融洽,才能创作出高深的作品。

最后两句诗,沧洲和蓬莱都是传说中仙境的名称。诗人表达了沧洲趣附近,岂需追寻蓬莱的意思,暗示着诗人所在的地方已经足够美丽和令人满足,无需追求虚幻的仙境。

整首诗通过刻画宴会的场景和抒发诗人对学问和艺术的向往,展示了一幅美好欢乐的图景,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an-da-shi-dong-zhai-hui-yue-shang-ren-zhu-xu.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禅人求赞四首
释宗杲
邹搜敛似天烝枣,轻轻触著便烦恼。身著如来三事衣,口中谤佛法僧宝。从来纤芥不与人,一毫不就他人讨。蓦然合眼入黄泉,定须聒噪阎罗老。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吐胆倾心
倾倒出。将埋藏在心底里的话全部讲出来。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