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柳谈花,我从来口快,忺说他家。
眼前见了,无限楚女吴娃。
千停万稳,较量来、终不如他。
便做得,宫仪院体,歌谈不带烟花。
从前万事堪夸。
爱拈笺弄管,锦字敧斜。
新来与人臑著,不许胡巴。
嚎懑谩惹,料福缘、浅似他些。
谁为我,传诗递曲,殷勤题上窗纱。
作者介绍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赵长卿的文学成就
赵长卿词作甚多,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风婉约,“文词通俗,善抒情爱”,颇具特色,耐读性强,享誉南宋词坛。多为咏颂风物之作,也间有讥时诮世、况己喻人的篇章,均清新活泼,自然天成。 著有词集《惜香乐府》10卷。毛晋刻入《宋六十名家词》中。最早是由乡贡进士刘泽整理编集,并以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及总词、贺生辰、补遗类编,厘为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对其有评论。《全宋词》录有其词339首,为宋代词人现存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明代毛晋云:长卿的词“方之徽宗”,“响出云霄矣。”赵长卿的生卒年考
唐圭璋的《两宋词人时代先后考》把赵长卿排在北宋末期的词人中,生卒年均不可知。但在《惜香乐府》第三卷末尾有一段附录,记张孝祥死后临乩事。考张孝祥卒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那时赵长卿还在世作词,可知他是南宋初期人。有学者对赵长卿所处的具体时代进行了基本的考证,得出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北宋末南宋初,即徽宗(1101-1125)、钦宗(1126-1127)朝,南宋高宗(1127-1162)及孝宗(1162-1189)朝前半期,周邦彦、李清照同期稍后,辛弃疾之前。作品评述
诗词:《汉宫春·讲柳谈花》
译文:
以口才灵捷自居,我善于讲述柳树和花朵的美妙。当我看到眼前无数楚国和吴国的美女时,她们纷纷停下脚步,静静地观察着,然后开始比拼起来,最终谁也不如她们。她们的魅力无法形容,仿佛是宫廷礼仪和院中文化的化身,她们的歌谈中不带有丝毫浮华和虚伪。回顾过去的种种事情,无不值得夸赞。我热衷于撩拨琴弦,吹奏管乐,潇洒地书写着美丽的文字。最近有一位新来的女子与他人亲近,但不允许背离传统礼仪。我感到痛苦和不满,心中想着自己的幸福命运,但与她相比,我显得浅薄无知。谁能为我传递我的诗篇和音乐曲调,我愿意殷勤地在窗纱上题上她的名字。
诗意:
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描绘了诗人对柳树和花朵的倾慕,以及他对楚国和吴国美女的赞叹。诗人对这些美丽的女性展现出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传统礼仪和文化的尊重。他表达了自己在艺术和文学方面的热情,以及对于新事物和改变的不满和困惑。诗人希望能有人将他的诗篇和音乐传达给那位新来的女子,表达自己的心意。
赏析:
《汉宫春·讲柳谈花》是宋代赵长卿的一首诗词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自我表达为特点。诗人通过对柳树和花朵的形容,展示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情。他对楚国和吴国美女的赞叹,展现了他对女性之美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诗人通过与新来的女子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礼仪和文化的坚守,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新事物和改变的不满和矛盾心态。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传达自己情感的愿望,希望能有人将他的诗篇和音乐传递给那位女子,以表达自己的心意。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艺术的表达方式,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