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夜(一作深夜,一作夜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1 07:13:31诗人:韩偓 |  朝代: 唐代 |  体裁: 隐逸 |  27

清江碧草两悠悠,各自风流一种愁。
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无伴倚南楼。

作者介绍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作品评述

寒食夜,意指清明之夜。在这首诗中,作者描述了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交融。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清江碧草如茵茵,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风流愁。这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无人与我共倚南楼。

这首诗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在一个寒冷的清明夜晚,独自一人站在南楼上,观赏着江水和碧草。诗中的“山高月小”衬托出一种孤独而寂静的氛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己的内心情感,诗人表达了对逝去的人和往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清明夜为背景,将“风流愁”与“无人伴”相对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孤独的体验。

该诗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情的交融,通过独立自主的形象语言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它从楼中的孤独和思念中折射出作者内心的哀伤和遗憾。整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深情和忧思,使读者在诗中感受到了一种思乡、思亲和追思往事的情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an-shi-ye-yi-zuo-shen-ye-yi-zuo-ye-she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