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8:09:02诗人:王铚 |  朝代: 宋代 |  20

淡月新霜似旧时,更怜秋与夜迟迟。
梦回一枕凄凉恨,帐外青灯不得知。

作者介绍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爲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着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爲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诗词:《寒夜》
作者:王铚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淡月新霜似旧时,
更怜秋与夜迟迟。
梦回一枕凄凉恨,
帐外青灯不得知。

诗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铚创作,通过寒夜的景象表达了孤寂和思念之情。诗人将淡淡的月光和初霜的严寒相比,感叹时间的流转。他更加心疼秋天和夜晚的拖延,暗示了等待与相思之苦。诗人在梦中回忆起过去的悲伤,令他的心境更加凄凉。诗末,他描述了帐外的青灯,寓意他内心的痛苦无法为人所知。

赏析:
《寒夜》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寂寥的夜晚景象。王铚运用细腻的描写,将月亮和霜的形象与过去的时光相对照,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受。他通过"秋与夜迟迟"的描写,将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焦虑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在梦回的场景中,诗人的凄凉恨意味着他对过去的痛苦回忆,这种痛苦无法通过帐外的青灯被他人所理解。整首诗以寒冷的夜晚为背景,通过诗人内心的情感描写,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孤寂和无奈,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an-ye2zh.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