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岁行遒尽,高堂兴耿然。
林号欲风野,云绽已霜天。
乌彩疑留日,鸿声似恶弦。
幽衿忽忘返,更为月娟娟。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寒野》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宋庠。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芳年度过,高堂充满兴奋。林间鸟号想要呼唤风,天空云层已经出现霜花。乌鸦的羽毛似乎停留在太阳上,大雁的声音如同破旧的琴弦。幽静的思念突然忘却归来,更为月光绚烂明亮。
诗意:
《寒野》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孤寂的场景,反映了季节的变迁和人情的起伏。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和动物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的寒野环境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互呼应,展现了对寂寥孤独的领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赏析:
《寒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冷凄而寂寥的画面。诗人通过林间的风声、天空的云霜、乌鸦的羽毛、大雁的声音等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寒冷的自然环境中。诗中的景物和动物形象,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暗示,共同构成了一种时光匆匆、生命易逝的意境。
诗人通过对孤独和寂寞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中的高堂和幽衿,暗示了诗人对于家庭和爱情的向往,以及对逝去的时光的留恋和思念之情。然而,诗人也以月光的美丽和绚烂,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希望。
《寒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思考与感慨,同时又在寂寥的环境中展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希望的坚持。这首诗词在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深刻的内涵,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