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云晚归寄真师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55:39诗人:杨时 |  朝代: 宋代 |  15

每扣禅关即晚归,尘中回首万缘非。
不愁幻翳迷心地,且听潮音振祖衣。
归路往来无别径,夜光清彻有余辉。
虎溪旧社知重约,陶令如今已息机。

作者介绍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歷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爲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爲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着书讲学,东南学者推爲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併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含云晚归寄真师》是宋代诗人杨时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每次离开禅关就是晚归,
回首尘世,万般纷扰皆非。
不愁迷失在幻境中,
静听潮音,震动祖辈的衣袍。
回程路上没有特定的径路,
夜光照耀,余辉依然明亮。
虎溪的古社依然铭记着重要的约定,
陶令如今已经平息了心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杨时离开禅关归家的心情和感悟。他在尘世间回顾过往,意识到万般纷扰都是虚幻的,不值得忧虑。他把自己比作迷失在幻境中的人,但他静下心来,聆听潮音,仿佛可以听到祖辈的声音,这让他感到安慰和启示。诗人回程时并没有固定的路径,但夜光依然照亮前行的路途,给他带来了希望和勇气。他提到虎溪的古社,那里曾经有重要的约定,但如今已经平息了心机,显得宁静和平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于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对内心的净化追求。通过对禅门归家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人们在纷繁世事之外,追求内心宁静与自我升华的渴望。诗中的虎溪旧社象征着诗人曾经的执着和追求,而现在已经平息了心机,这也暗示着诗人在修行中逐渐领悟到了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词以禅修的主题为核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对心灵的净化追求。同时,诗人运用自然景物和人文符号,巧妙地表达了他对于禅修和内心觉悟的感悟,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和哲学思考。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引导人们反思生活中的烦恼与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升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an-yun-wan-gui-ji-zhen-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