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望湖楼回马上作呈玉汝乐道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5 07:21:54诗人:王安石 |  朝代: 宋代 |  19

水光山气碧浮浮,落日将归又少留。
从此只应长入梦,梦中还与故人游。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杭州望湖楼回马上作呈玉汝乐道》

水光山气碧浮浮,
落日将归又少留。
从此只应长入梦,
梦中还与故人游。

中文译文:
湖水闪烁,山峦云雾浮动,
夕阳将要落下,又不愿停留。
从今以后,只能长久地进入梦中,
在梦里与故人一同游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表达了对杭州西湖美景的赞美和对逝去友情的怀念之情。

首联写杭州西湖的美景,用水光山气碧浮浮来描绘湖水的闪烁和山峦云雾的变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湖光山色的美丽。暮色渐浓,夕阳即将西下,但作者却感叹落日将归又少留,表达了对美景离去的惋惜之情。

接下来的下联表达了作者面对友情的离别和思念之情。从今以后,只能长久地进入梦中,意味着作者与故人的相聚只能在梦境中实现,无法在现实中再次相逢。梦中与故人游荡,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重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景,并融入了对友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之间的深刻感悟。通过描绘美景和表达思念,王安石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交融,赋予了这首诗以深刻的情感和意义,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ang-zhou-wang-hu-lou-hui-ma-shang-zuo-cheng.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安丰粹李华被旨监军入闽讨贼华身督诸将先破
戴复古
英雄疏略书生腐,守调如公天下无。眼底纷纷付谈笑,胸中事事有规模。从他要路争驰毂,独坐偏州再剖符。平寇功成在谁手,乱山深处问樵夫。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搔头弄姿
原指梳妆打扮◇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