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二十载,重寻事更违。
门临寒水闭,鸟向夕阳归。
吟恐成华发,闲疑入翠微。
登舟独南去,乘兴一何飞。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和辩才访仲微上人不遇》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十年来不见面,再相会却碍于事情。庭院面对寒冷的水,鸟儿归巢迎暮晖。吟咏恐怕让白发增添,空闲时疑惑进入翠微。独自登上船只向南去,心情愉悦如飞翔之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和朋友仲微长时间不见的情景。诗人深感时光荏苒,二十年过去,再次相逢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实现。庭院面对寒冷的水,鸟儿归巢时迎接夕阳,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迟暮之感。他担心吟咏诗文会让自己的白发增添,同时在闲暇时也感到迷惑和困惑。然而,他独自登上船只,心情愉悦地向南方出发,享受着自由自在的快乐,仿佛一只自由飞翔的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表达,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人对与仲微长时间不见的遗憾和无奈之情进行了抒发,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相逢的渴望。寒水和夕阳的描绘,以及对白发和迷惑的提及,都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的体验。然而,诗人在心灵上寻求自由和快乐,通过独自登船向南方出发,表达了对自由与希望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远的启示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