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寿秘监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5 12:50:13诗人:韩维 |  朝代: 宋代 |  21

曾陪道论接清欢,屈指于今四十年。
不用笙歌娱上客,直将风月待高眠。
黄花一醉犹能否,白首相逢是偶然。
便欲投冠结闲伴,家山况与碧嵩连。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作品评述

《和伯寿秘监》是宋代文人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多年来随道友清谈的欢愉,回首四十年时光的感慨,并表明他无需世俗的享乐,宁愿将风景和月光留待夜晚的宁静时光。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他渐渐老去,却偶然重逢旧友,这种相逢被视为宝贵而珍贵。诗人渴望结交志同道合的伴侣,与他们一同过上宁静无忧的生活,将自己的家乡与碧嵩山融为一体。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曾经陪伴道友清谈,
屈指数来已四十年。
不再用笙歌取悦宾客,
只愿静待风月佳期。
纵然黄花再次开放,
白发相逢是偶然。
我欲投冠结伴侣,
家乡更与碧嵩相连。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韩维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自己四十年来的生活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欢愉时光的怀念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他不再追求世俗的享受和娱乐,而是将自己的心思放在等待夜晚的宁静时光,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月光。诗中的黄花和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诗人意识到与旧友的再次相逢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显得格外珍贵。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结交志同道合的伴侣的渴望,他希望能够与他们一同享受宁静的生活,并将自己的家乡与碧嵩山相连,展现了对乡土情怀的思念和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以自省的态度回顾过去,表达了对静谧和宁静时光的向往,以及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同时,诗中的自然景物和家乡的联结,呈现出对乡愁和归属感的情感表达。整首诗词以简洁、含蓄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bo-shou-mi-ji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