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褚县丞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7:30:44诗人:李曾伯 |  朝代: 宋代 |  19

哦松之去争能诵,载月而归取甚廉。
诲掖尚我忘后进,典刑真不愧前瞻。
新诗慰藉知三复,雅意勤渠示一谦。
原问閒中读书味,鱼熊何以得而兼。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褚县丞韵》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哦松之去争能诵,
载月而归取甚廉。
诲掖尚我忘后进,
典刑真不愧前瞻。
新诗慰藉知三复,
雅意勤渠示一谦。
原问閒中读书味,
鱼熊何以得而兼。

中文译文:
噢,松树离去也能吟诵,
载着月亮回来取得非常廉价。
教导和引导仍然忘记后进,
法律刑罚的真实不愧于前瞻。
新的诗歌安慰并启示三重的感受,
高雅的意境勤勉地展示出一种谦逊。
最初的问题是在闲暇中品味阅读的滋味,
鱼和熊又如何能够兼得而不相矛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极简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谦逊、自省和思考的情感。诗人以松树和月亮作为象征,探讨了一种人生的姿态和价值观。

首先,诗人提到松树,赞美松树离去后依然能够吟诵。松树作为古老的象征,在风雨中依然坚韧不拔,代表了高尚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这里,诗人通过松树表达了对于坚持诗歌创作的推崇,以及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

接着,诗人提到月亮,描述了将月亮带回家取得的非常廉价。月亮作为古代文人墨客的常见意象,象征着诗人独特的情感和灵感。诗人通过将月亮与廉价联系起来,传达了对于诗歌创作的谦逊态度,认为真正的诗歌创作应当获得来之不易的灵感和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谈到了教导和引导的重要性,同时提到了法律刑罚的前瞻性。这里,诗人强调了文化教育和法治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引导后辈走向更好的方向,并且法律刑罚应当具备预见性和公正性。

整首诗道出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教育和法治的思考和价值观。诗人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表达方式,传达出一种谦逊、自省和努力进取的精神态度,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chu-xian-cheng-yu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