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戴倅韵寄苗侯一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26:58诗人:王阮 |  朝代: 宋代 |  16

灵壁归师愤已平,黄河戍役又虚声。
人言万事总由命,天设五材难去兵。
国有典刑元老在,地无形势大江横。
西风若得淮南信,烦致空山慰空情。

作者介绍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戴倅韵寄苗侯一首》是宋代王阮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现状的愤懑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中提到了灵壁归师的愤懑已经平息,但黄河边的戍役却依然空虚无声。作者认为人们常说万事总是由命运所决定,但天地间设立了五行之材,却难以消除战乱。国家虽然有典刑和有经验的元老,但地势却无法改变,大江横亘其中。作者希望西风能够传达淮南的信息,以安慰他内心的空灵情怀。

这首诗词通过对国家境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作者以黄河和大江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凸显了国家的沉重和动荡。诗词中的"灵壁归师"和"黄河戍役"象征着内忧和外患,展现了一个国家的困境。作者通过表达自己的烦躁情绪,希望西风能够传达他对淮南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词运用了自然景观和社会现实的对比手法,通过诗人的情感抒发,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诗词中使用了寥寥数语,却能够表达出复杂的思想和情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困境的愤懑和对和平的渴望,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与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dai-cui-yun-ji-miao-hou-yi-s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