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幽谷有莺迁,况复山晴花向然。
泥犊戒耕呈岁岁,户灵呵鬼换年年。
茅檐剩有三竿日,秫地曾无二顷田。
且买东江百花酒,与君同棹十分船。
作者介绍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单令除夕二首》是宋代胡寅的诗作。这首诗以描绘除夕的景象为主题,展现了农村的岁时风俗和人们的欢庆氛围。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又听说幽谷中的黄莺南飞,
更何况山间明朗的春光。
泥犊已经停止了耕作,给岁岁带来警惕,
家神呵护着鬼魂,换走了一年又一年。
茅屋下仅余三竿阳光,
秫地上不曾有过二顷田。
不妨购买东江的百花酒,
与你一起坐在同一条小船上。
这首诗意融合了农村除夕的喜庆景象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作者描述了黄莺南飞的消息传来,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山间的阳光透过茅屋的竹篱,照耀在少许土地上,象征着农田的稀缺和困顿。同时,诗中提到泥犊停止耕作、家神呵护鬼魂的场景,暗示着农村人们在除夕之夜的守望和祭祀,以期迎接新的一年。
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了东江的百花酒,意味着与朋友共享欢庆之情。诗人邀请读者一起乘坐小船,共同品尝美酒,表达了对友谊和欢乐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农村除夕的喜庆氛围和人们对新年的期盼。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村风俗的描绘,诗人以深刻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达,表现了岁月更迭中的喜悦和思考,给人以温暖和共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