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檐声翻急雨,想见膏润均率土。
先生休戚共斯民,忧在惔焚非惮暑。
人情类被饥所移,我尔相望自甘苦。
宁从祷旱身暴日,肯对驱蝗歌侑俎。
用心何独追老杜,大庇寒儒欢广宇。
要令匹夫被惠泽,上致吾君尧舜数。
嗟予粪配伏邱壑,尺短寸长无足取。
洊蒙珠玉过称杨,丈夫殆以气相许。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董令升喜雨用前韵》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夜晚聆听屋檐声声翻飞的急雨,想象着看到肥沃的土地均匀地被雨水滋润。先生与斯民共同分享欢乐与忧愁,忧虑之情在炎炎夏日中不减。人们的情感受到饥饿的影响而改变,我和你互相期望,自愿承受困苦。宁愿向上天祈求结束干旱的日子,也愿意对抗蝗灾而歌唱祭祀之乐。用心追随老杜(指杜甫)的行动,为寒儒(指贫苦的学者)提供广泛的庇护与欢乐,希望让每个普通人都得到恩泽,使我们的君主受到尧舜般的美名。唉,我这卑微的人,像粪土一样配在邱壑之间,寸短尺长无法满足。虽然珍宝被称为杨柳(指珍宝被过度夸大),但真正的男子汉却以气质相互认可。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农田旱灾和蝗灾的关切之情,以及他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渴望为他们带来福祉。作者通过对比自己的微不足道和富贵人士的优越地位,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不满。他以自己追随杜甫的行动,希望通过文学的力量为贫苦的学者提供庇护和支持,以改善社会的现状。诗词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感情,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